宋佳佟丽娅领衔主演《轻于鸿毛》“双女主”共话女性成长
女性主题、女性情感驱动的电影近年来佳作层出不穷,近期上映的电影《轻于鸿毛》延续了兼具现实共鸣和成长质感的创作脉络。影片通过丈夫钟实跳海事件,引出前妻李鱼(宋佳饰)与现任沈飞鸿(佟丽娅饰)的纠葛。两人因房产争夺陷入“对立”,却在陪伴婆婆的旅途中逐渐从对抗走向共情
女性主题、女性情感驱动的电影近年来佳作层出不穷,近期上映的电影《轻于鸿毛》延续了兼具现实共鸣和成长质感的创作脉络。影片通过丈夫钟实跳海事件,引出前妻李鱼(宋佳饰)与现任沈飞鸿(佟丽娅饰)的纠葛。两人因房产争夺陷入“对立”,却在陪伴婆婆的旅途中逐渐从对抗走向共情
女性主题、女性情感驱动的电影近年来佳作层出不穷,近期上映的电影《轻于鸿毛》延续了兼具现实共鸣和成长质感的创作脉络。影片通过丈夫钟实跳海事件,引出前妻李鱼(宋佳饰)与现任沈飞鸿(佟丽娅饰)的纠葛。两人因房产争夺陷入“对立”,却在陪伴婆婆的旅途中逐渐从对抗走向共情
但越往后看越能感觉到,影片似乎找不到情节的现实落点,于是一次次借助超现实的情景和画面,来完成对现实话题的另类表达。尤其是车内那组突如其来的“怼脸”拍摄镜头,让观众猝不及防,还有两位女主角畅通无阻“偷走”遗体的情节,都像是刻意制造的失重时刻,好让影片跳出现实的束
《轻于鸿毛》作为麦特影业在《好东西》(2024)大获成功后推出的“姐妹篇”,以同样的双女主设定,承载了市场对女性题材轻喜剧的期待。然而,影片不仅未能延续《好东西》举重若轻式的表达,反而由于要素过多、话题太满,在“轻重”主题辩证关系、公路片元素运用以及文本结构处
731上映后,几乎是以风卷残云之势,垄断了国内院线市场70%以上的排片,几乎占据所有的大银幕和所有黄金场次。
同为麦特影业出品的电影,《轻于鸿毛》想复制《好东西》的轻盈叙事和女性题材红利,但从成片来看,显然是失败的。
电影《轻于鸿毛》在9月13日上映,12天过去了,票房还不到2000万。
李鱼(宋佳 饰)与沈飞鸿(佟丽娅 饰)原本是两个陌生人,因为同一个男人,她们以前任和现任的关系出现,人生被强行交织。从着装打扮就可以看出,两个人完全是不同的类型,一个经常穿着明艳的红,一个经常一袭素雅的蓝。因为一套房子她们较上了劲,后来又得一起送男人的骨灰回老
电影《轻于鸿毛》在9月13日上映,12天过去了,票房还不到2000万。
《轻于鸿毛》:轻盈中承载生活的重量作者:刘改云 时间:2025-09-24 放大 缩小 默认近期上映的《轻于鸿毛》是一部聚焦女性的电影,讲述了两位女性李鱼和沈飞鸿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,最终走向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故事。影片没有刻意煽情或塑造简单的对立,而是通
女性驾车上公路,本身就带有一种打破规则的意味。但问题在于,大多数国内创作团队对于女性公路片仍然缺乏创意。开快车、吐烟圈,大声说话,中性打扮,仿佛只有这样才叫“飒姐”。
电影《轻于鸿毛》9月13日起全国上映,这部围绕两个特殊关系女人展开的电影,通过色彩、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,展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女性情谊。不同视角的好评如同多棱镜般折射出影片温暖治愈的内核,让每个走进影院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。近日,导演周铨携主演宋佳、佟丽
结果一周过去,票房没到2000万,豆瓣评分才6.4,更扎心的是,上映第一天排片占了两成,票房却只占6%,典型的“排片和票房倒挂”。
其实这片子上映前挺被看好的,讲的是两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留下的房子走到了一起,一路吵吵闹闹、又彼此理解,听上去挺有趣的。
《轻于鸿毛》的故事不复杂:一个男人跳海身亡,留下两位风格迥异的妻子和一套没有过户的房产。李鱼(宋佳 饰)是前妻,沈飞鸿(佟丽娅 饰)是现任。两人从对峙到同行,展开了一场双女主公路旅程。
宋佳和佟丽娅俩实力派女演员联手,主打什么“女性互助”、“突破困境”,预告片里那些“对抗父权”的台词,简直让人热血沸腾。
冲着宋佳和“女性互助”的噱头去,却带着一肚子失望离开影院。《轻于鸿毛》上映后遭遇口碑滑铁卢,排片率接近20%,票房却仅收454万,甚至不及已上映半个月的《捕风捉影》。观众差评高度一致,从尴尬表演到空洞剧情,每一个短板都被反复提及。
最近翻到《轻于鸿毛》的影评,才发现这片子真是“被票房耽误的宝藏”——明明是当下热门的女性题材,完成度也不低,结果首日排片20%却只拿6%的票房,上映一周票房不足2000万,豆瓣6.4分,看着挺惨。
《轻于鸿毛》的票房表现让人大跌眼镜。影片选择了当下流行的女性题材,完成度也不差。但票房产出(6%)和排片比(首日20%)开画就倒挂,始终未改善。在性别站位上,《轻于鸿毛》更包容,在体察女性处境的同时,也输出了对男性的原宥。但这似乎带来了一种新的困境:男观众因为
《轻于鸿毛》一开始看着挺抓人:一个男人去世,他的前妻和现任因遗产问题相遇、碰撞、和解,剧情围绕女性关系展开,预告片也剪得很有“女性力量”那味儿。但真正看完,你会发现——它把所有力气都用在了“表达正确观点”上,反而忘了讲好故事。